一、出海企业的焦虑

最近这段时间确实也感到困惑和焦虑,因为我们做2C的工具和游戏,比较受限最近大环境的影响,倍感压力。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零碎的思考想和大家分享、探讨。

很多人知道海豚浏览器,其实除了浏览器我们也做了很多其他的不错的产品。主要集中在2C的工具和小游戏。我本人也操盘过几个下载量过亿的产品,现在在海豚负责用户增长团队,主要驱动产品的流量变现。

首先我们一起回溯下最近的信息。

第一个是印度FDI更新。原来周边领国是可以去印度投资的,但现在必须经过印度政府的审批。接着就是印度封杀了59款中国APP。随之而来特朗普政府针对TikTok、WeChat的行政令。

在这个背景下,我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最近也和很多朋友都有聊过,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和大家分享。

TikTok的事一出来后,各类出海企业有很多不同的反应。我们知道,TikTok是2017年开始在海外发展,2018~2019年增长非常快,特别在2019年,许多做电商的朋友就开始建议我关注这个平台。为什么说它是个平台而不是工具呢?因为它起量很快。当时很多人判断,它未来很可能是一个新的流量平台

有了大量流量后就有了生态。有做内容的,有基于内容和粉丝带货的,还有做数据平台的。今天TikTok的事一出后,做内容的反应是:还要不要做?

做数据平台的反应是:能不能回本?因为数据平台在起步阶段是一个纯投入的事,现在停了很可能回不了本。

还有做培训的很有意思,他们直到今天还在鼓动大家,这是个新的流量平台,有红利,赶紧做内容,我教你们怎么做,赶紧报名

而对做电商的来说就是:可惜了。本来刚看到一个除了谷歌和Facebook以外还有一个不错的2C流量平台,还是中国人做的,没想到很可能就黄了,很可惜。

这是TikTok生态内各个玩家的反应。而在美国“敌对势力”则也有两种不同的反应。一种是以Facebook为首:希望它被完全封禁。另一种是以为特朗普政府为代表的政治势力:逢中必反

回到国内的互联网,同样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。有国内业务的互联网公司会觉得影响不大,反正国内还在挣钱,我就吃瓜、观望。对于没有国内业务的,像我们:慌得一批。真的很慌。

经历这一系列事情和各方的态度变化后,我们能看到这样几个事实:

  1. 海外依然存在巨大的流量价值洼地
  2. 以短期利益出海的创业者不在少数
  3. 当下TikTok就是中国互联网出海企业的天花板
  4. 中美关系越来越差
  5. 出海成本越来越高

二、市场风向变化

针对这样的事实,我个人也有几点思考想和大家分享:

1、大趋势不变

我认为历史是不会倒退的,国际化一定是趋势,现在属于周期性波动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,未来一定会面临地缘政治的压力,要提高风险预判的能力

2、市场风向标要调整

什么意思呢?就是以TikTok所反映出来的市场风向标。比如像印度,它人口多,市场体量大,流量红利大,未来很可能接近中国。比如美国,是欧美为首付费率最高的国家。但今天TikTok在流量最大和最赚钱的两个国家都面临了问题,那我们的市场风向是不是要做些调整了?比如去中东、印尼等东南亚国家。

3、思维方式的转变

比如说数据隐私。数据隐私在过去,特别对做2C业务的公司来说,一直没有太关注。中国人也一直不太重视这一块。但海外市场是重视的。他们有很多数据隐私的条款,比如你去App Store等平台上架,必须要满足隐私要求。最近TikTok比较大的问题,就是数据隐私这一点一直被美国揪着不放。所以数据隐私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事情

还有就是政治环境和意识形态,中美关系的恶化很大程度来源于此。

4、本地化的概念被刷新

今天很多事看来,在很多地区看来,本地化是不是就成为了“去中国化”

5、资本层面

TikTok可能对我们中国互联网公司唯一有一点好的启发是,未来海外有些做的不错的中国公司,也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退出。

6、是否要做国内业务以对冲?

现在这个情况,我们是不是要分一部分精力出来做国内业务,做风险对冲。但问题是,做不做是一回事,做什么是另一回事

三、海外依旧是流量价值洼地,但要注意这6点

这是我对最近一系列事情的思考,相应,我个人也有一些应对的方法和大家分享。

1、运营主体放海外

我认为目前做出海最安全的方式,就是国内做研发,运营主体放在海外,且资本来源和决策机构全都放在海外。我认为这是目前最安全的。

2、数据存储放海外

只要海外有APP有服务端的,我觉得要优先选择亚马逊的AWS做数据存储。华为云慎用!

3、规避账号关联
比如在App Store、Google Play上,强烈建议大家用海外手机去注册,海外公司地址去注册,收款账号用海外注册,服务器最好也在海外,最好有官方主页,默认英文。

规避账号关联,在海外要生存,这是基础。

4、重视PR、GR
打造海外品牌一定要重视政府关系,TikTok之前就是没太重视。

5、建议海外代理投放
当前我们投放是和国内的代理合作开户,我认为有一定风险。哪天Facebook、谷歌一刀切了,不和中国人做生意了,你怎么办?现在什么事都有可能。所以可以提前找海外代理。假设哪天国内做不了了,海外还可以投。

6、抱团发展
放弃单打独斗,抱团发展。

四、从“去中国化”到“中国化”

还有几个问题是我一直以来在思考也还没有准确答案,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下。

比如出海到底是“收割”还是“深耕”?

我知道国内有很多“收割”的同行,以赚快钱为目标。也有些“深耕”的同行,比如张一鸣之前讲,做TikTok是想让海外用户都能表现自己的价值,是一个“深耕”的愿景。

但今天来看,看似更高价值的“深耕”却没有给我们一个好的结果。这真的是一件很让人唏嘘和矛盾的事。

还有就是从最近出海受困的企业来看,“去中国化”成为了他们自救的方式。但我有时候想,什么时候能让“中国化”成为可能,甚至成为主流。未来有没有可能因为我是中国人,因为我有中国文化,所以我出海有优势。而不是像今天这样,可能在部分国家因为是中国身份而是劣势。这两年我们也经常讲国潮,也有一些文化出海的案例,但还没有成为主流。

我希望有一天“中国化”能成为一种可能,甚至一种主流,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。


上个月中在「一起亮」组织的“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之困,TikTok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?”线下闭门会做了一次分享。主要聊了聊在近期国际形势的大背景下我的一些认知思考。后面「一起亮」的同学将分享内容整理成文字稿发表在了他们的公众号上

完整Slides可以在这里下载。